登录Login
账号
密码
没有账号,去注册
注册Register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已有账号?去登录
大炉旺火多年前 — 小城回忆录7
吃吃君Kyle Xu
回忆杂谈· 小城回味录



小学时,我家住在一个清末民初建造的老台门里。我家是台门的第二进,并非正院,但占据着一小栋两层的木楼。屋子年久失修,在我还未上小学时家里好好地把它整修了一番,屋顶进行了全面的加固,瓦与房梁之间被加盖了一层隔板。木质结构房屋传说中的冬暖夏凉,我并未体验过。倒是感觉夏天时候像蒸笼,冬天时候依旧湿冷难忍。唯有一大好处,就是门口的开放空间很大,因而很多家务设施便蔓延了出来,扩展到我家门口的小道地[1]上。那时候煤气灶并未普及,煤炉的使用还十分常见。母亲一般都喜欢用煤气灶做炒菜,而用煤炉做耗时的炖菜和蒸菜。


母亲的性格很豪爽,不似一般江南女子。在饮食上也是如此,比如白斩鸡,做好后,母亲从不用刀切成小块再上桌,而是直接在桌上帮全家人手撕之。这样的豪爽是延伸到所有菜式上的,当然也包括严寒冬日里的火锅。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,电火锅并不流行,母亲对于这一类产品的信任度也不高,因此我们家吃火锅的方式非常特别:大铁锅直接放在装满碳的煤炉上煮,全家人则围坐周围饕餮起来。对我而言,吃火锅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。因为这事很费周章,一个冬天可能也就进行一两次。每次听说晚上要吃火锅,我便开心的不得了,一整天都会给父母提议各种我希望吃到的东西。


我家有两个煤炉,一个平时做菜用的小煤炉是一芯的,也就只能放一叠三个煤饼;而另一个则是三芯的庞然大物,可放三叠九个煤饼家里客人多时母亲便会启用这个大锅。吃火锅时,这两个锅都要发挥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煤饼黑乎乎的,中间有细密的圆孔,因为有杂质,故泛着些光


江浙一带的火锅不似川渝或北京的那么美名远扬而特色鲜明。虽则浙菜列属八大菜系之一,但是火锅实在不是浙人专长。因而在家里操作起来也无甚章法可循,母亲的土火锅更完全是一门独创,别无分号。


首先是汤底的制作,多数情况下,汤底以咸鲜为主而不做辣锅。母亲会从午饭后开始炖煮汤底,一般是简单的猪腿桶骨配以一把小葱结和一些姜片,并无其余更多底料。三芯大炉旺火烧开,放上直径一米的大铁锅,加入足量的水,水开后,把桶骨、青绿的葱结、香气扑鼻的姜片依次放入。等到汤水烧开,便将炉门关小改为小火炖煮,慢慢悠悠,不急不忙,一直等到晚饭时间开吃为止。煤炉的火候调控比煤气灶要难,全靠一个小小炉门来操作,如果缺乏经验则很难达到适当的火候。而母亲在老家便做过多年灶头饭,调控煤炉的难度和把握灶头火候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,因而也就得心应手了。


其次是涮品。家里人喜欢吃河鲜海鲜,因此海白虾抑或基围虾是少不了的,有时候这些虾并不时令,则以河虾代替之。说句题外话,虾中最鲜美的当属剡溪(江浙一带江河中均常见)中游弋的小河虾。小河虾个头不大,身躯细长,一对钳子也十分修长,但与其自身相比则显得分外粗壮。这种青灰色的河虾是浙江名菜醉虾的原料,其他的虾再精贵也绝做不出此虾所有的味道。但是河虾生而有时,并不是一年四季均能捕获,彼时养殖业亦不似今日兴盛,因此很少吃到。但吃火锅时,这小河虾肉太少,壳难去,让人吃起来不够过瘾,一般很少拿其做涮品。对于河鱼,母亲喜欢鲫鱼,但我却嫌它刺多;姐姐喜欢泥鳅,我却觉得滑溜溜口感很难受,至于肮塘刺(黄辣丁)一类的鱼也是如此。因此,对于涮品中有无鱼我其实并没多少意见。除却河海鲜一类涮品,鸡肉片、牛肉片也是很常见的,但都是母亲亲自切割的,因而时常是细条而非薄片。羊肉一类的东西是绝不入涮的,因为一下午炖制的猪骨汤,一放羊肉便充斥着膻味,浪费了极好的汤底,而且家人也不喜羊肉。至于蔬菜,则选其时令者,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偏好。然而金针菇是必备的。


当然,每家每户都有的榨面年糕以及豆腐皮也是很常见的涮品。榨面是嵊州的特产,其实就是细米线,用大米制成细如棉线的米粉丝,再盘成薄薄的一个圆饼,放在竹篾上晒干即成。由于传统晒面一般都在剡溪的溪滩上进行,因而常称之为“溪滩榨面”。年糕对于嵊州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食物。过年时,乡下人家都会按村为单位统一打制年糕,每家每户按照自己的需要出钱取货。巨大的木桩由人力踩踏运转,一下下敦实地砸在大石缸里的热年糕团上,看着就让人觉得食欲大振。随手揪下一团,沾点红糖,热乎乎地放进嘴里不知多有嚼劲。等到年糕打制好后便会用机器切割成规则的长方体,冷却后放置在明矾水中即可常年保存而不坏。城里人没有条件亲自做年糕,于是便常托亲戚捎带订做一些。[2]


除却这么几样作为主食的涮品外,还有两样父亲十分喜欢吃的,一个是蛋饺,一个是芋饺。蛋饺顾名思义即是以煎熟的鸡蛋薄饼做皮而包成的饺子。母亲非常擅长包蛋饺,每次吃火锅前都会包一大碗。包蛋饺前,母亲会将小煤炉的煤饼换成煤炭,等碳烧红后,便用圆形铁勺做模具包制蛋饺。勺中抹一层油,等油烧热后舀两勺打好的蛋液放入勺中,将其匀开,等蛋液基本凝固,放入肉馅,用筷子轻轻掀起蛋皮的一角,将肉馅包裹其中,一个蛋饺就做好了。因为是涮品,所以肉是不必煎熟的。芋饺的秘密也在皮中,和普通饺子皮相比,芋饺中加入了碾烂的芋头,因而煮熟后口感弹滑很有嚼劲。这其中最有讲究的是芋头,一定要选嵊州小芋头,蒸熟后,极易去皮,口感糯软,很有粘性但又不粉口。这样的小芋头在北京似乎很少看到,即使大小差不多,然而因为自然条件不同,口感也相差十万八千里。

  涮品,这篇的插图都是吃吃君用毛笔画的...充满童趣吧?


再者便要说说蘸料了。浙江人不吃麻酱,也不吃香油碟。家里吃火锅蘸料最常用的是“川崎”,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吃海鲜味的,但却又忍不住要放一些麻辣味的,结果每每放多,辣得热汗淋漓,但又颇觉过瘾。后来似乎“川崎”没落了,有了“阿香婆”之类的辣酱。无论后来吃过多少种好蘸料,在我印象中,“川崎”都是不可磨灭的一种回味。



吃火锅,无论汤底还是涮品抑或蘸料都只是硬件,而氛围则是最重要的。回忆儿时的味道,闪回的片段常常是一些零散的记忆;伴随着大铁锅的雾气、家人的欢声笑语以及饕餮后的满足感而远去的是磨灭不了的旧时光。等到父亲、姐姐和我回家,母亲就开始将涮品一样样地放上桌了。这时父亲会在小煤炉里放入木炭,用废纸引燃后,呼呼地用蒲扇扇着风,慢慢地火星扬起,木炭开始变红。于是父亲便把煤炉拿到屋中,再将煮得浓稠鲜美的汤底小心翼翼地搬至煤炉上。待得大家拿好碗筷,一场酣畅的盛宴就开始了。有时候,母亲还会邀请邻居一同来吃,人一多,火锅的氛围就起来了,大人们说说笑笑,我埋头奋力吃着。蒸汽让大家都显得朦朦胧胧,而炭火的烘烤却让脸庞不知不觉红了起来。老台门里的人常常你来我往,关系都很亲密,虽然总有一些小矛盾小争吵,但是抬头不见低头见,远亲不如近邻的理还是在的。因此,每家每户做了好吃的便会给邻里送些,一起分享美食带来的好心情。住在现代住宅里,这样的机会便少之又少了。


每次吃完火锅来到屋外透透气时,便会感觉一股清凉的冷风拂过脸庞,两颊也不再那么红热。而现在吃完火锅总担心衣服味道太重很难处理,很少会有那种细致的心情去感受冷暖自知的满足。


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老台门的正院被一场大火烧毁。邻里们虽然无人遇难,但却从此各奔东西,再也未聚齐过。再后来,家里有了电火锅,天气一冷,母亲也喜欢张罗着吃火锅。一样的汤底,差不多的涮品,依旧的蘸料。但却再也找不回大炉旺火那种热气蒸腾的感觉。小小电火锅放一点涮品就拥挤不堪,根本找不回当年那种莫名的豪迈。或许那个时代早已过去,唠叨再多也只能是回忆而已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2年3月 于北京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5年11月 改于香港



注释:

[1]道地为绍兴一带方言,意为台门院子中青石所铺之平地,一般位于天井中,常为日常活动、洗漱所用。

[2]关于嵊州年糕,可以点击这一篇文章哟小城回味录5-一碗年糕,几段相思


新版权图.jpg


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你有帮助,记得打赏哟
文章订阅Subscri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