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Login
账号
密码
没有账号,去注册
注册Register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已有账号?去登录
库克厅(Krug Room)—跟我走进文华酒店的厨房吧——香港餐厅注释66
吃吃君
餐厅· China 中国 Hong Kong 香港

66-库克厅


基本信息

地点: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号香港文华东方酒店1楼

电话:2825 4014

类别:法式/分子料理/融合菜

人均:3500HKD+



注释

关于库克厅之前写过一篇长食评,链接在此:在文华酒店厨房中进餐


不过为了方便大家查看,在此处写一份短食评(针对菜式为主的内容,内容有增删,有关食评全文请点击上文链接)




文华酒店中的餐厅整体水平不错,虽然一直没有出现米其林三星餐厅,但总比摘星拿星跳来跳去的餐厅要好。最为神秘的则要属库克厅(Krug Room)了。熟悉酒的人,一听到“库克”二字便知这餐厅与法国香槟品牌“库克”有关。这个餐厅确实是文华酒店与库克香槟合作的产物,据说这是法国以外库克香槟库存最丰富的地方


一个大酒店的后厨从来都是神秘之处,一般食客难以自由进出其中。而库克厅恰恰位于文华酒店大厨房中间,其好似一节火车车厢,仅设有一张长桌,最多可容纳十二位食客。房间一侧设有玻璃窗,外面便是忙碌的文华大厨房;另一侧则是与玻璃窗大小相近的镜面,可让两侧食客都看到厨房的景象。餐厅所有菜品从菜单设计到选材、烹调以及上菜都由文华东方酒店(不是置地文华的行政主厨Uwe Opocensky亲自操刀(文华扒房亦是他主理,其他餐厅则有各自主厨)库克厅只提供晚餐,大约在八点左右开始。餐厅面积甚小,唯有一张长桌。


库克厅环境


菜单一个季节更换一次,我们当晚菜单的主题正是“春天”,因此其中的食材均充满春意,譬如樱花芦笋昆布鲷鱼等等。虽然菜单是统一的,但是配酒则有四档可选,根据配酒的种类、数量的变化,价格也依次递增。我们选择的是第三档,一共配了三种酒,餐前酒为Krug Grande Cuvée,餐中为Krug Vintage 2003,餐末为Krug Rosé。吃吃君最喜欢第一款,口感清淡,透着甜味,入口非常绵软,很适合吃吃君这种酒精过敏的人。


八点左右,食客到齐,库克厅晚餐之旅正式开始。


首先是一点餐前酒,配上两道开胃小点。脆脆的小饼干和一颗有趣的橄榄。这颗橄榄,一口咬下,满满的橄榄汁水爆浆而出。橄榄表皮是果胶所制。服务员讲解说,制作这道小点,首先需要提取新鲜橄榄油,配合其他原料制成汁液,利用汁液遇冷凝固以及水油分离的原理,将热化的果胶倒入水中裹住橄榄油,重新组成一个橄榄的形状。


第一道菜是生蚝。服务员摆定冰盘时,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生蚝。但厨师亲自撬开蚝后,才发现,原来这生蚝早已被“动了手脚”。新鲜蚝肉配合鱼子酱柠檬雪葩,三种食材相辅相成,再盖上壳入雪柜冷藏。重新打开后,冰镇可口,既保留了蚝肉的鲜嫩,又除去了生蚝的腥味。生蚝旁边的那一小片叶子。生于海边,叫做“生蚝叶”,一口下去,竟然满口蚝味。


第二道菜的主料是帝王蟹。厨师用帝王蟹配皮冻,借鉴了日本料理的惯用手法(醋果冻据说是小山裕久首创的)。勺子一舀到底,蟹肉、皮冻及其他配料在口中混合,满口的鲜美清香,让人食欲大开。

帝王蟹


第三道菜的制作基本完全呈现在食客面前。上生蚝之前,厨师便拿来一个装着龙虾肉(严格说是海螯虾的蜂巢纹盒子。接着他将六十五度的蜂蜡浇在龙虾之上,任其慢慢冷却。六十五度是一个反复试验得出的温度,在此温度下,蜂蜡可以让虾肉表面熟透,但不至于让虾肉过老,虾肉内部依旧生嫩。十多分钟过去,蜂蜡从啤酒色胶质凝固为白色固体后,厨师便取走了盒子。他再次回来时,龙虾已变成了一道美味菜品:龙虾肉配鱼子酱,加上液氮处理过的柚子肉。清淡的龙虾肉,配以味道浓郁的鱼子,一轻一重,既有对比又相互配合。柚子肉在液氮作用下,粒粒分明,好似小冰渣,刚好起到了去腥的作用。

海螯虾


法式炖蛋(crème brûlée)是一道名气很大,吃吃君却颇为讨厌的甜品,因其甜腻难忍,吃了几口便再难以下咽。好之者当然有之,每个人口味之不同可见一斑。这第四道菜将甜品的做法用在了前菜上。厨师将鸡蛋与鹅肝混合,再按照炖蛋的制作程序制作。不过原先甜腻的焦糖层上放置了一块青苹果雪葩,既清口解腻,又抵消了鹅肝的淡淡腥味,巧妙。这种食材间碰撞后产生的奇妙结果便是烹饪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了。


库克厅提前发吃吃君的菜单中有一道菜仅仅写有Cherry Blossom二字,吃吃君不禁想,樱花可赏玩,但要如何入菜才好呢(只能想到盐渍樱花之类的)?鹅肝之后所上的这道菜正解决了我的疑惑。画框状的盘子里,如梦般绘着一株樱花树。树梢布满粉色樱花,地上青草葱翠,一幅春日图景就这样出现在了食客眼前。大厨建议我们一勺从上至下划落,将每一部分都囊括在这一口之中。树干看似巧克力,薄薄一层,吃上去原来是帕尔玛奶油与一种蘑菇粉末的混合物。底下的芝士碎甜豆菜叶铺出了厚厚的植被感。口感上而言,樱花的清淡,混了帕尔玛奶油的咸味,加上甜豆的甘甜以及菜叶的清新,在口中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味觉体验。


食用过花草之后,便是白芦笋了,这也是向主菜过渡的几道菜蔬之一。虽只是一根白芦笋,但却配了五种酱汁,分别为榛果酱黑松露酱酸奶油胡桃酱,以及蛋黄酱。白芦笋和五种酱汁分列在玻璃板上,下方则是一个空匣,里面装满了各种坚果。除却酱汁外,芦笋上亦有一些香料,如迷迭香和小香葱等。虽则理想的吃法是将白芦笋分别与每种酱汁配合,品尝其不同的味道。然而由于玻璃板实在有些滑,而芦笋已糯软,一切便瘪了,却又连着一些纤维。最终只能用叉子戳着,直接吃。竟没来得及每种酱汁都细细品味。而底下那些坚果大家也都未食用,只有吃吃君屌丝地趁机偷吃了几粒......


主菜前最后一道素菜便是羊肚菌了。所谓春耕秋收,这盘羊肚菌竟是装在一个方形花盆里,内中有用面包碎屑坚果碎做成的泥土,一把铲子直插其中,上面貌似随意铲了一堆泥土,细细看来却是美味的羊肚菌。为了营造出青苔的效果,厨师用微波方式将绿茶末做成海绵状,中和了羊肚菌浓郁的味道。整道菜羊肚菌鲜美可口,绿茶泡沫清口,“泥土”甜美湿润,三者组合,结束了主菜前的菜蔬之旅。


第一道主菜是甘鲷鱼,也就是中文俗称的方头鱼,又称日本马头鱼。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、韩国、台湾,以及中国东海等海域。作为肉食性鱼类,甘鲷鱼肉质劲道,纹理清晰,十分鲜美。在日本料理中甘鲷也是重要食材。大厨Uwe处理甘鲷鱼的方法尊重食材本身的鲜美、简单,只是将鱼鳞炸酥,然后低温烹制鱼肉,保持其鲜嫩,底下则铺鲜昆布海草酱汁,鱼肉加海草,满口海洋的气息。


第二道主菜可谓是在烹调上,整晚最浮夸的一道了。上菜时,大厨和服务员拿着烟雾弥漫的玻璃罩过来,戏问我们说如果牛肉被烧焦了怎么办?我们知这是笑话,但盘子放好后,玻璃罩一开,那烟雾虽即刻散去,但确有一股松叶阴燃的味道弥留。定睛一看,里面却是几块如黑炭一般的东西,旁边还佐以碎木头及松针。大厨看食客疑惑便笑着点拨说,切开黑炭试试。一刀下去才发现黑炭里面是完美的三分熟(Medium rare)宫崎和牛肉,大厨对食客说,除了松针,盘中一切皆可使用,辅盘里的野菜是佐味清口所用。而那一段纹理如松树的木头实际上是可食用的竹炭,外层的黑炭则是洋葱黑面包粉做成的。自然上菜时那一道轻烟并不是干冰所为,而是松针阴燃而得。


主菜结束后便是甜点时间了,首先是餐后清口的芒果雪葩。待我们吃完后,服务员撤走了所有餐具,在桌子上铺了一层假草,彷如戏剧换景一般,因甜品的名字便为“春天”(Spring)。在细软的塑料假草上,首先上来的是一道做成甜菜形状的甜品,其放置于一把花园铲之上,铲上泥土遍布,斗胆一尝发现是面包屑所为,都可食用(与羊肚菌中的泥土构成并不相同);而甜菜的形状自然是吹糖而成,里面是酸甜可口的混合水果雪葩。最后一道甜点是长条形的小甜点组合,乍一看简直就是一条花圃,让人无从下口。大厨说里面所有的东西,都是能吃的,包括泥土、栅栏、蔬果等等,甚至连铲子都是巧克力做的。小蘑菇实际上是提拉米苏,但吃吃君随口吃了一根小胡萝卜,发现真的就是胡萝卜……!!!


所有的菜品在近三个小时之后终于品尝结束,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,此时已晚上十一点多,于是我们便在谢过主厨后回家了。服务员为我们奉上当日菜单,留作纪念。



P.S.在写这食评时,吃吃君还发邮件询问了一些菜品制作上的疑问,库克厅都十分细致地进行了回答,服务的完整性也是考验一家高级餐厅的重要标准


评分

食物:91

环境:85

服务:90

总分:90.3


吃吃君自费试吃,与店家毫无利益关系

新(二维码).jpg


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你有帮助,记得打赏哟
文章订阅Subscri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