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川菜宴席中,海味并不少见。比如邓师傅给我们做的叙府广肚和肝油海参。有朋友以为这些海味菜是邓师傅创作的融合菜品,真可谓大错特错。
川菜本是个融合体系,但这融合发生在上百年前。海味入川的历史十分悠久,傅崇矩1909年出版的《成都通览》中已有大量海味菜,如麻辣海参、红烧鲍鱼块、鸡闹鱼翅(原文如此,“闹”应为“淖”之误)、玻璃鱿鱼等。这些海味菜是地地道道的川菜,并不是什么融合菜、创意菜。
《成都通览》书影
海味入川与人口迁移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。由于战乱,四川在历史上曾人口锐减,局势稳定后发生了几次大的移民潮,影响最大的是元末明初和康熙平乱后的两次大移民行动,史称“湖广填四川”。入川民众多来自旧制湖广省,即今湖南、湖北南部以及粤北。除此之外,两广和江浙移民亦不在少数。各地移民带来各自的饮食习惯;随着经济发展,各地行商又带来异乡烹饪手法。沿海的饮食习惯逐渐扎根于川菜的基因中,沿海菜系的影响在百余年前已生根。
四川地处内陆,海鲜的输入在很长时间里都面临现实困难。当地人要吃海产,多数只能靠干货;富人自可吃得起海参、鱼翅、花胶和干鲍之类的名贵海产,普通民众则多数只能以干贝、鱿鱼等打牙祭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,川菜处理干货的技法渐趋成熟,绝不输于沿海菜系。
叙府广肚
以邓师傅本次来港给我们做的海味菜为例,先说叙府广肚。水发花胶(鱼肚)改块,在干烧基础上,减辣增香;鱼肚烧入味后,糯软可口。底下配一小口蛋面,将芽菜、肉末和笋丁裹净,是刚刚好的搭配。叙府乃宜宾的代称,源于明朝叙州府旧制。川菜的海味烹饪受鲁菜影响最大,鱼肚多用油发,取其蓬松吸味,例如名菜菠饺鱼肚。邓师傅创作这道菜时,借鉴了粤菜的水发法,使鱼肚保持软糯,是传统基础上的合理发展。
菠饺鱼肚
再说海参,川菜中的肝油海参独具一格,取味咸鲜,汁浓参糯。此菜用粗猪肝和猪的鸡冠油(即猪网油头上形若鸡冠的部分)入馔,猪肝和鸡冠油焯水后改小块,用高汤、姜、葱、黄酒、盐、糖色、酱油以及胡椒粉等烧沸打沫,慢慢煨成浓汁。待肝酥油亮时,用纱布袋包住焯过水的海参放入汁中烧制,入味后勾芡。肝与海参一起装盘,淋上芡汁即可。
肝油海参
鱼翅和鲍鱼也是川菜中常用的海味,例如酸辣鱼翅、鸭包翅、鲍鱼烩鸡片、绣球镶鲍鱼等,囿于篇幅,不再展开。
鸭包翅
提一句较为家常的锅巴鱿鱼,也是川菜利用海味的名菜。碱发鱿鱼烩成大荔枝味(酸甜),锅巴炸成金黄,先上锅巴,再当着客人的面淋上烩鱿鱼,“刺啦”一声响颇有表演效果。抗战时,这道菜在陪都重庆很受欢迎,被称为“轰炸东京”,当然这是题外话了。
2021年10月9日
于香港
本篇最初发表于2021年10月13日《大公报》副刊
大公报原文书影
餐厅信息
名称:邓记(湾仔)/邓记川菜(尖沙咀)
地址:湾仔皇后大道东147-149号威利商业大厦2楼/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4楼
电话:2609 2328/2545 3288
类别:四川菜
人均:日常400HKD+/邓师傅在港时的包席菜单800HKD+
吃吃君完全自费试吃,与店家毫无利益关系
更多内容亦可访问走走吃吃网站
www.eatravelife.com
日常更新: IG mrchichi1988或微博 吃吃君哟
读者群:请加服务号 woshichichijun(我是吃吃君 拼音)群规严格,请谨慎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