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Login
账号
密码
没有账号,去注册
注册Register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已有账号?去登录
进击的印度料理-Gaggan 2015(2016年蝉联亚洲第一餐厅)
吃吃君Kyle Xu
餐厅· Thailand 泰国 Bangkok 曼谷

Gaggan+exterior.jpg

(Gaggan餐厅外观,图片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)




最近三年圣培露(S.Pellegrino)亚洲五十餐厅评选逐渐走进普罗大众视野,与《米其林指南》不同的是,后者只覆盖发行指南的地区,而Asia 50则无所不包,意思是亚洲范围内的我都可以给你排排次序。每年我都会关注一下榜单,但从母榜单“世界五十”来看,似乎评委们对亚洲菜的审美有待提高。2013年至今,第一名的宝座从东京的融合菜馆Narisawa换到了曼谷的泰国菜馆Nahm,今年则花落曼谷一家叫做Gaggan的印度餐厅(同时为2015年世界第10)。五月初抽了个周末去曼谷待了几天,顺便将NahmGaggan都尝了下,决定先来写一下Gaggan。餐厅的宣传语说,菜色是Progressive Indian Cuisine,我潜意识里就想把它翻译为“进击的印度料理”(其实“精进的印度料理”更符合)。在主厨Gaggan Anand的操持下,印度菜与分子料理及各路外来食材发生碰撞,产生了一道道脱乎形合乎神的融合式印度菜。


主厨Gaggan Anand


似乎除了日本以外,其他地方的高级餐厅基本都有网络预订系统,只要填写时间人数以及信用卡信息,便可轻松预约。Gaggan亦是如此。


曼谷我以前去过,因此大部分景点都只是随意逛逛。为了吃好Gaggan这一顿,当天的安排特意设置得很宽松,下午回酒店洗了个澡,清清爽爽出门。显然Gaggan在曼谷是间名气不小的餐厅,酒店门童一听便知,帮我们写了便条给出租车司机。不幸的是,任何都市都有晚高峰,我们堵在了路上。但给餐厅打了电话,延后了晚餐时间。


Gaggan位于曼谷Lumpini区,闹中取静,当车子驶入一条安静小巷时,一栋白色的殖民地风格小洋楼映入眼帘。匆匆进餐厅,其实我都没来得及仔细观察整幢楼的构造,服务员将我们引到了二楼的座位上。不过因为光线问题,我们换了三次座位,最后一次换座位时,前菜已经上了几道了。一位冷艳的服务员姐姐表示不能再更换座位了,但由于之前与一位经理状的大叔攀谈过,他夫人是华裔,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,因此还是帮我们安排换了位置。这么折腾纯粹是为了能拍出好一点的照片,真是不容易。



三款菜单


Gaggan供我们选择的菜单有三个,目前官网列出的有两个,一个为Taste of Gaggan,2500泰铢(外加税及服务费),我5月份去的时候貌似是1500泰铢;另一个为Best of Gaggan, 4000泰铢(外加税及服务费)。为了充分品尝Gaggan大厨的菜式,我们点了Best of Gaggan.餐前还点了两款鸡尾酒,巫师药剂(Witch’s Potion)非常有趣,幽绿的颜色,弯曲的杯口,配上一层浮沫,看着非常诡异,喝起来口感却异常清新。而另一款椰子造型的鸡尾酒,虽然上来时云雾翻腾(干冰真是最无创意的菜品装饰),造型也颇有风格,但味道却印象不深。

Witch's Potion

不记得名字咯


Best of Gaggan是个庞大的菜单,里面一共有十四道菜,而一道前菜便包括8个部分。这个菜单好似大厨个人展览,恨不得让食客一次性把自己的理念了解彻底,但实在有些任性,吃到最后,餐后小点(petit four)已经成为了人生的负担。


整晚而言,菜品确实非常有创意,印度菜一向不走高档料理路线,Gaggan却用现代料理的方式将其进行了重组,每一道菜品都有浓浓的印度味,也展示出了跨国界的进取精神。Gaggan用实践证明,任何国家的料理都有改革和升华的空间。不过作为2015年亚洲第一的餐厅,Gaggan餐厅的综合素质还有提升空间。服务员在介绍菜品的时候,非常机械化,当我问及一些细节时,常常答不上来,也不去后厨询问主厨。比如其中一道主菜,是真空低温烹制的羊肉,名叫“最佳回忆”(Best Memory),没有一个服务员可以回答为什么主厨要取这个名字。而接下去一道“头巾之国”(Land of Lungi),原料本是大西洋龙虾,用马拉巴尔(南印度一海滨区域)咖喱风格烹制,结果服务员告知今日无龙虾,只能用虎虾代替。这种重要的原料变动本应在晚餐开始前征求食客意见,Gaggan餐厅却临时告知,而且没有任何折扣或歉意。另外订位时我便告知是日为生日晚餐,结果餐厅没有任何表示。对于一家高级餐厅而言,这服务简直不及格。虽然我的重点永远都是在食物本身,但环境与服务也需要考虑(否则我付什么服务费?),有时我真不得不怀疑Asia 50的评委是泰国狂、东南亚菜系狂……Nahm和Gaggan在我看来都未到亚洲第一的水准。当然Gaggan的菜品中还是有很多惊喜的,撇开以上槽点,有些菜品依旧回味犹存。



前菜总称为Bites from Street Eats,共分八个部分。厨师将一些常见的小吃进行了改造,让每一道菜都透露出些许印度味,然而又有摸不透的惊喜元素。第一道芒果鲜酪(Burnt Mango Panna)口感轻盈,鲜酪已经做成泡沫状,配上简单的薄荷,非常开胃。而Yogurt Explosion犹如一颗幼滑的汤圆,一口咬下去内部是液态的酸奶,让人想起了厨魔(Bo Innovation,香港)的经典菜式小笼包Edible Plastic Spiced Nuts也非常有趣,外面一层米皮糖纸,伪装成塑料袋,食客将整袋坚果一口吃进,糖纸瞬间融化,让我想起小时候吃奶糖时糖纸化开的感觉。前菜整体都很有创意,但数量略多,可能导致食客品尝后续菜品的战斗力减低。

Burnt Mango Panna

Yogurt Explosion

Edible Plastic Spiced Nuts

Chocolate Pani Puri(巧克力模拟街头食品:印度空心炸面盒配蘸水)

Potato 2-some-crispy and Liquid

Bengali Mustard and Noori Pakoda

Papadam and Tomato Chutney(印度脆饼配番茄酸辣酱)

Keema Pao


前菜之后是一道四种芝士混合而成的菜,看似蛋奶酥,但实际上是软绵绵的芝士配上麦片,点缀着少许绿色辣椒油。奶酪的香味非常浓郁,味觉上,甜味与淡淡的辣味相碰撞;口感上,软滑的奶酪与脆麦片形成强烈的对比。看似冲突,但到嘴里后又觉得非常调和。但作为前菜后的第一道菜,略微有些腻口。主厨给这道菜取了调皮的名字Say Cheese,后面还跟了个笑脸符号。

Say Cheese


之后的一道叫做“三明治”,上来之后却是两根洋葱条似的膨化食品,原来主厨用洋葱水制成膨化条,中间夹了鹅肝慕斯、洋葱酸辣酱及榛子糖组成的馅料。这“三明治”一入口便化开了,嚼几口就了无踪影,只剩下满口的味觉体验,非常有趣。


Sandwich


整个晚餐中,每一道菜的餐具都千差万别,简直使出十八般武艺。比如接下去的“脚踏实地”(Down to Earth),侍者端上来一块大石头,放桌上了才发现,这是一块雕成碗状的石头,打开盖子,里面是62℃烹煮的蛋黄,配以一些夏季蔬菜,包括芦笋、羊肚菌等等,而上面的浮沫则是松露与辣椒制成的。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用大石块装这道菜,难道是因为菌类生长在丛林的枯木、草地之上吗?


Down to Earth


有一道菜的创意与库克厅香港餐厅注释66-库克厅(Krug Room)—跟我走进文华酒店的厨房吧)非常相似,便是将菜品未造成黑炭。菜单上故意不注明里面是什么,让食客亲自发掘。剖开黑乎乎的竹炭面包外壳,才尝出里面是鱼肉蓉。


Charcoal


这黑炭之后是一道没有玄机但非常鲜美的扇贝,据说这扇贝是潜水员捕捞的,来自挪威,并非网捕扇贝。配菜是椰子咖喱和芫荽油啫喱。咖喱的味道比较淡;扇贝的处理非常简单,稍加煎制,保留了生嫩的口感和淡淡的甜味。


Treasure Shells


下一道菜取名灵感来自电影《法国贩毒网》(The French Connection),由于主料是何塞利托伊比利亚猪腩肉,因此主厨称之为Portuguese Connection。这道菜是用辛辣咖喱调味的,配以甜薯。但咖喱的味道进行了柔和化处理,猪腩肉以快炒的方式烹制。腩肉中的肥肉炒得出油,非常香,辛辣咖喱则将腻味降低了不少。但我个人还是觉得猪腩肉慢炖或做烧味最佳,快炒配咖喱的做法,一大块下肚还是觉得腻。


Portuguese Connection


虽然Gaggan餐厅的基调是Progressive Indian Cuisine,但主厨的用料并不局限于印度物产。从前面几道菜便可看出,原料来自于世界各地,而烹调的核心则是让这些跨国界的原料与印度菜的精神相契合。除此之外,主厨似乎对日本料理非常感兴趣,甜品中有一道叫做“日本制造”(Made in Japan),实际上便是以抹茶蛋糕为主角,配以马斯卡彭乳酪、香草盐及新鲜山葵。(图片见后面)


主菜前的一道菜亦用了不少日本元素,这道菜似乎主厨也不明白如何取名字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理念,因此称之为“名为困惑的融合菜”(Fusion called Confusion)。菜品体量很小,仅仅是两根白芦笋,香橙(题外话,yuzu是日本香橙,而不是柚子)酸辣酱,米佐(印度东北部民族)辣咖喱、胡麻味噌及用水油分离法组合而成的假豌豆。这道菜虽然分量小,味道却很丰富,天南地北的食物碰撞在了一起,欧洲的白芦笋,日本的香橙,印度的咖喱等等,但它们互相之间又是独立的。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,我不清楚主厨要表达什么。


Fusion Called Confusion


这之后便是两道主菜了,在开头我已有所提及,一个是“最佳回忆”(Best Memory),一个是“头巾之国”(Land of Lungi)。两者之中,我喜欢“头巾之国”。虽然虎虾代替了大西洋龙虾,这道菜本身便是用马拉巴尔椰浆咖喱虾的做法去做龙虾,这下子真成了咖喱虎虾,不需要委屈龙虾了……作为主菜,咖喱虾之外还配有米饭,(菜单上写着idiyappam的米面或米饭,但我们那天吃的应该是印度香米。idiyappam是南印度风格的一种主食)。这道菜味道浓郁,作为主食非常合格。可是转念一想,其中的新意却不及前面的那些菜品。倒是让我想起很多印度餐馆必备的咖喱配米饭组合。

Land of Lungi

所配的米饭


“最佳回忆”是一道羊肉菜,羊肉用真空低温烹饪(sous-vide)后,再烤制,配的酱汁是杏仁藏红花油。羊肉肉质非常不错,但菜品整体令人印象不深。


Best Memory(难道意思是,一只羊最美好的回忆就是被吃掉的那一刻吗...脑洞略大)


吃到这儿,我们已经非常饱了,可是后面还要对付四道甜品呢。除了上面提到的“日本制造”外,还有三道创意十足(但我并不是全喜欢)的甜品。一道叫做“穷人的粥”(Poor Man’s Porridge),是用茉莉香米做成的米冰淇淋,配以阿月浑子果(开心果)脆片及可食用的玫瑰芬芳剂。香米的自然香味,配以阿月浑子果的甜脆,还有一股捉摸不到的玫瑰芳香,组成了这倒我印象最深的甜品。好似穷人偶得一口冷粥,虽已冰冷,在饥寒时却分外美味。第三道甜品叫做“梦龙”(Magnum),似乎和路雪的这款雪糕在泰国很有市场,某些大商场里还有梦龙冰淇淋店(有桌子那种)。这款甜品灵感来自梦龙,但又不全然不同。虽然坚果加巧克力的组合非常不吸引我,但这创意还是挺有趣的。最后一道甜品叫做“印度拉茶”(Masala Chai),但它是一款雪葩(sorbet,或译“冰霜”),用拉茶提取物制成,配以藏红花及小豆蔻,口味清新,为忙碌了一晚上的饕餮之嘴准备了一个清爽的结尾。

Made in Japan

Poor Man’s Porridge

Magnum

Masala Chai


餐后小点


云雾缭绕的petit four无甚可提,照例我们还是点了茶,让这漫长晚餐的菜品消化一会再回酒店。整个晚餐中,并未见到大厨本人,Gaggan大厨全然忙碌在厨房,将外场交给了不太灵光的服务员们。近4个小时的晚餐中,我不记得有任何人问过我们感觉如何、味道怎样,服务员只是机械式地上菜、报菜名,慵懒地介绍下菜品原料及做法。我稍微揪住他们问一点深入的问题,他们便支支吾吾答不出来。这样的外场能力与Gaggan餐厅的整体格调并不相符。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时,能够感受到符合菜品素质的外场服务。



坐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,我们讨论着晚餐中的菜品,感觉最深的是,主厨对于“印度菜”这个主旨紧抓不放,以至于回过味儿来,最强烈的还是咖喱味。整个晚餐中,至少有四道菜(不包括前菜中的小点)用了咖喱,当然每一道菜的咖喱组成并不相同。让人体会到印度咖喱的千变万化,也能感受到厨师在平衡家乡风味与国际食客口味上所做的努力。但我依旧觉得亚洲第一这个称号实在太过誉了,或许在泰国,Gaggan是独树一帜的,但全亚洲来看,这一名次恐怕难服人心。


然而话说回来,撇去种种不足,Gaggan大厨的创意的确令人欣喜。如果你去曼谷,还请不要错过Gaggan。



餐厅信息

餐厅名称:Gaggan

地址:68/1 Soi Langsuan Ploenchit Road,Lumpini,Bangkok,Thailand

电话:66 2-652 1700

类别:印度菜、分子料理

人均:2500THB+(泰国的餐厅在价格上确实极具竞争力 -_-|||




吃吃君完全自费试吃,与店家毫无利益关系

新版权图.jpg

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你有帮助,记得打赏哟
文章订阅Subscribe